制止军训服成“半月抛” 大学生为迷彩服找新主人
长安大学学生将清洗后的400多套军训服打包捐赠 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长安大学的学生打包好军训服 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9月,西安各高校新生连续举办军训。为制止军训服成“半月抛”,三秦都会报全媒体去年提倡“‘衣’往情深”大型公益勾当。本年,动作的种子已生根萌芽,义乌收购库存服装,爱心接力赛上演,大学生接洽本报捐出近600套军训服。大学生军训服成“半月抛”
“制造-销售-利用-闲置-抛弃”,这是军训服常见的命运。曾有权威媒体报道,大学生军训打扮挥霍惊人,成“半月抛”,每年数百万套被抛弃,全国几百万高校新生,一年军训打扮要花掉上亿元。
某高校一位保洁员认真学生宿舍卫生清理有4年多,每年9月份,她都能看到垃圾桶里塞满迷彩服,学生们的来由是,今后不穿了,留着占处所。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这些军训服不再是“一次性”消费品,找到可轮回操作的归宿?去年,三秦都会报提倡“‘衣’往情深”公益勾当,征集爱心高校、社团回收新生军训服,清洗后捐赠给修建工人。本年,固然本报没有组织开展此勾当,可是,连日来,爱心接力赛已上演。
长安大学:大学生清洗后捐400多套军训服
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打包整理好的20多个纸箱子,每个上面标识详细的分类,比如185裤子,170上衣等。
长安大学微武事情社社长颜子恒说:“箱子里都是同学们捐的干清洁净的军训服,433件上衣,452条裤子,我们举办了分拣,没有破损的。”
质料系大一学生张江海捐了军训服,他说,有的人在军训竣事后把军训服扔了,有的当眷念品压在箱子底,他以为军训服最好的归宿是捐出去给有需求的人。“去年你们报社进行了‘衣’往情深公益勾当,出格有意义,本年我们还想把军训服捐出去。”该事情社万睿同学接洽本报,他们以微信公家号、QQ群和在学校内设立收集点往返收军训服,两天收集到400多套衣服。
颠末本报对接后,装好的军训服“坐”上了咸阳市小桔灯公益处事中心的爱心车辆。
“我们学校是全国国防教诲特色学校!”长安大学军事教研室主任孙翔洲说,一方面,军训打扮对付大大都大学生来说是“一次性用品”,在军训竣事后被大量闲置,而这些衣服颠末整理清洗后捐赠给有需要的人,可继续发挥代价。另一方面,大学之大,在于育人,大学新生还处于熟悉大学糊口的阶段,通过捐军训服去引导一颗爱心的形成更重要。
西安体育学院:一个系九成新生捐军训服
21日下午,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体育打点系的几位学生会干部,将军训服搬运到爱心车辆上。
“去年参加了你们报社举行的捐军训服勾当,本年我们想继续捐赠,把爱心一直通报下去。”该系学生会主席张星宇说,本次勾当在系里开展,军训服的回收率挺高,大一共107人就捐了近90套。
郭诗云同学说,衣服虽小,可是能培养大学生献爱心的理念和能力,让学生们从身边小事、从自身做起,同时,他们也在捐衣服的历程中,感觉到通报微幸福的快乐。
经本报对接后,咸阳市小桔灯公益处事中心(在咸阳市民政局品级注册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爱心车辆,运走了以上两校学生们捐的衣服,并给社团和学生会颁发了捐赠证书。志愿者刘婷暗示,收到衣物后,公益处事中心会对衣服举办清洗整理,采取“暖心衣橱”悬挂上架、自选方法,捐赠给一些需要的农民工。
陕西理工大学:大学生走进乡村捐衣给贫困户
远在汉中的陕西理工大学的学生们,本年也接洽本报捐出军训服。
“同学们积极参加,主动将迷彩服清洗清洁捐赠出来。”刘斌同学说,阳光公益协会和大学生绿色卫队的成员,将收集到的近60套打扮举办整理打包,一起送到汉中南郑区两河镇三门村。李治同学认为,捐出去,给军训服找到可轮回操作的归宿。军训服由三门村认真人杨有春、肖胜虎,贫困户代表白汉军等吸收。
首席记者 姬娜
实习生 杨若林 郭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