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限时特卖的喜与忧 品牌代价受到挑战
在传统打扮鞋帽企业库存高企的配景下,特卖模式应运而生。新的模式为库存找到了一个出口,激发了各大电商平台抢占打扮尾货市场的飞腾。
争做限时特卖
当“限时特卖”成为一种模式之后,随后的成长,老是让人禁不住想到两年前的团购。
两者类似的要害词是“限时”“低价”和各电商平台的“簇拥而上”,差别点是,固然有“簇拥”之势,但平台的门槛提高了。
在国内,限时特卖模式从唯品会开始推广,到如今凡客、当当网、聚美优品、好乐买以及天猫等大的电商平台都开拓了专门的限时特卖板块。
而近期声势最为浩大的当数当当网的“尾品汇”。折扣产物涉及到Coach、Juicy Couture、Lee等主流时尚品牌,也不乏“小而美”的电商品牌。
“假如5.7-5.12当当打扮销售过亿的话,库存五金用品收购,当当微博小编们将在向阳公园集团裸奔!小当说到做到!”当当网在造势尾品汇上下了大力大举气。
5月7日尾品汇上线首日,当当网打扮品类流量就暴增百倍。但别的一个重要的连锁回响则是表此刻成本市场上,上线后的一天,当当股价大涨近10%,股价创3个月新高。
正式推出尾品汇前,当当网颠末了一年多的筹备,直到其认为国内限时特卖市场已经根基成熟。
由于此前当当网CEO李国庆曾专门针对唯品会揭晓过评论,限时特卖板块又很巧合地起了一个和唯品汇读音极其类似的名字“尾品汇”。因而很多人认为,这是当当网在对唯品会的呛声。
“此刻的唯品会,就像3年前的当当网对图书的立场一样——他们处处设防,他有钱了可以买断更多打扮品牌,和更多三四线品牌签订独家销售。但你知道,这一切都是挡不住的。”李国庆说。
唯品会这家专门做品牌特卖的网站简直有着一个大度的后果单。
2012年,销售额6.921亿美元,同比增长204.7%,实现了首季度盈利,半年时间股价增长6倍。
“折扣零售市场无比巨大,2013年整其中国的打扮销售有两万亿人民币,2016年大概回到2.7万亿人民币。像这种库存市场永远存在,中国市场预计还高于美国的打扮市场的库存,凭据20%来估算,整其中国的库存有4000亿人民币,2016年5000亿人民币,我们不担忧这个方面会有天花板。”唯品会的首创人沈亚如是说。
而正如李国庆所说,这一切是挡不住的。
今朝在限时特卖模式上,对付几大成熟电商平台来说,并不存在绝对的壁垒。
比如天猫在2013年重点计策是扶植“品牌特卖”,天猫的副总裁少龙也强调了对打扮行业尾货和库存的计策:“许多传统品牌做电子商务今朝根基的计策是,新品放到线下卖,应季品放在天猫等平台渠道,到尾货的时候赶紧找一个下水道消化掉,资金回笼。”
“网购的个中一个层面是追求高性价比,中国用户对价值敏感,特卖越发突生产物在价值上的优势。价值战始终是电商停不住的战争。”网络营销实战专家刘敏华对新金融记者暗示。
这将是一场模式清晰的略显非凡的价值战。
线上线下的互补
事实上,限时特卖模式背后一个重要配景是传统打扮鞋帽企业的库存积存问题。
传统企业与电商互为需要。
“我们本日愿意把凡客诚品[微博]3000万实际购买用户,和天天巨大的流量分享给传统的打扮衣饰品牌,我们愿意把本身所不擅长的品类开放给大家。”凡客诚品首创人陈年克日暗示。
凡客诚品克日的大行动是4月份开始与李宁、森马、佐丹奴等传统品牌相助做限时特卖,商品价值低至不行思议的19元。
低价的能量有的时候是超乎想象的,当赶上了符合的模式,线上线下团结后所发生的是质的变革。
如凡客诚品和李宁的相助,他们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实体店大概需要耗费数十倍精力才华完成的任务。
“限时特卖的东西多是80后,糊口方法就是一天得有3到5小时泡在互联网上,日常购物的50%-80%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他们对糊口、对品牌、对品质是有渴望的,但限于当地品牌的富厚度,限于收入环境,他们买起来还不是那么利便、实惠,所以正品折扣和限时特卖出格能够激动他们。”最科技首创人、电子商务研究员王琪仕对新金融记者暗示。
对付作为传统企业的李宁来说,与凡客相助是李宁探路电商、寻求对外相助的又一次实验。而对付将来会否继续相助,李宁暗示,会随时跟踪销售环境并视环境做出快速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