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回收站纷歧般 “鸡毛换糖”换出新民风
晴朗秋日里,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建农村的村民最是享受,搬把小板凳,成群结队围在一起,晒晒太阳,拉拉家常。克日,村民们谈论最多的是村里“和美乡风志愿处事岗”开展的垃圾分类回收勾当。
“鸡毛换糖点”回收站。长沙文明网龙莉 摄
“在建农村,老一辈人有用鸡毛换麦芽糖的传统。此刻,我们用‘垃圾’变废为宝,换出瑰丽乡村。”志愿者孟坤祥正在家门口的“鸡毛换糖”回收点引导村民们用硬纸板、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兑换酱油、醋、卫生纸等物品。记者在回收点旁看到一张兑换清单,小到废旧电池,大到铁锅、金属成品,都“明码标价”列于个中。
“平时把家里的垃圾分好类,每周三拿到这里兑换,能换些肥皂、纸巾等日用品。”60岁的村民尹邵英刚用10个矿泉水瓶换了一瓶10ml的芝麻油,“一开始我都不相信,垃圾竟然也可以换成对象,看到别人换来的洗衣粉、硫磺皂,本身才真的相信了。以前硬纸板、旧衣服、旧报纸多得没处所堆,此刻以为大有用处。”
村民们在“鸡毛换糖”回收点排队兑换物品。长沙文明网龙莉 摄
“鸡毛换糖”回收点兑换清单。长沙文明网龙莉 摄
为了引导村民互帮合作,引发群众参加村子建树的内活跃力,建农村整合党员中心户、五星文明家庭、阅读小屋等,在22个村民小组设立了先锋岗、科普岗、民情岗等8类志愿岗,通过开展特色志愿处事勾当,买通处事群众“最后一公里”,“鸡毛换糖”就是个中的一个特色勾当。
本年79岁的孟坤祥退休前是南丰织布厂的一名工人,退休后成为一名环保岗志愿者。2020年初,孟坤祥向村委会提议,在自家门口设立一个垃圾分类回收点,采取可回收垃圾兑换物品的要领鼓励村民参加垃圾分类。“做人不能自扫门前雪,好的情况需要大家配合维护。想起家中老人用鸡毛换糖的旧事,收购库存外贸童装,我就爽性给回收点取名‘鸡毛换糖点’吧!”孟坤祥笑着说。
从此,每月15日、30日,村民们按期去找孟坤祥用可回收垃圾兑换物品。久而久之,“鸡毛换糖”勾当已成为建农村常态化开展的垃圾分类志愿处事勾当,孟坤祥的家也成为村里环保宣传的新阵地。
环保岗志愿者孟坤祥正在“阅读角”看书。长沙文明网龙莉 摄
作为环保志愿者,孟坤祥逐日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拂拭庭院,然后开始走门串户辅佐邻人收拾家前屋后的卫生。为了给村里的孩子提供阅读场所,孟坤祥还将自家大厅改革成“阅读角”,购买了图书、报纸等供村民免费阅读。
自建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以来,各式百般的文明实践勾当通过“和美乡风志愿岗”有序开展。先锋岗志愿者宣讲理论,科普岗开展科普宣传,民情岗架起村委和群众的连心桥……差别岗亭的志愿者各司其职,将志愿处事送到村民家门口。
“志愿岗大部分设在村民家中,由该户成员提供志愿处事。志愿者按期深入各小组志愿岗收集群众需求。”建农村党委副书记钱晓萍说,“如今,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这几年大家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家家户户都越来越清洁,邻里间吵架少了,日子越过越舒心了。”(记者:龙莉(长沙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