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库存新闻 >

学生社团种太阳“种下但愿”十五年

来源:收购库存回收网络整理作者:收购库存发布时间:2020-09-16 17:49

 

  原标题:学生社团种太阳“种下但愿”十五年

  扫一扫 看视频

  疫情尚未竣事,短暂的返校时间里,武汉科大化工学院大四毕业生金朝正戴上一次性手套、做好小我私家防护和消杀,与20多名师生志愿者一起,深入各大宿舍楼,来一场“绿色毕业季”旧物捐赠勾当。他们先后捡到2000多个废瓶子,尚有3000多斤旧图书和各类百般的学惯用品,这些将全转化成爱心募集。

  金朝正地址的志愿团队叫“种太阳”(全称为武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学生党总支种太阳爱心基金会——记者注)。本年是种太阳团队捡瓶子的第15个年头。

  武汉市东南偏向120公里外的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曾是国度扶贫开发事情重点县,青壮年多半外出务工,贫困留守儿童较多。

  2005年年底,化工学院2003级学生党支部策划了一次“帮扶贫困中学生”主题党日勾当,帮扶东西是阳新县大王低级中学的贫困孩子们。

  2003级学生党员田广中,自小在石家庄农村长大,怙恃靠种地供他上学。但第一次实地考查时,大王中学的场景照旧让他和同学们感伤震惊。学校的荒僻水平超乎大学生们的想象。一行人从武汉出发,下绿皮火车换大巴车,再换三轮车,最后走上山路,120公里足足花了5个多小时。

  “实在是太穷了。”田广中说,学校的泥巴操场坑坑洼洼,宿舍床铺由木板拼凑而成,冬天,窗户包一层薄膜用来御寒。吃水靠多年前驻军步队打的一口井。当地大大都适龄孩子只念到初中。在校的学生,每餐吃咸菜拌饭,衣服打满补丁,有不少人还打着光脚,一周糊口费仅有几元。当地的贫困近况、孩子们面临辍学的无奈,深深刺痛了大学生的内心。

  2003级学生党支部返校后,将走访的环境向学院老师作了讲述,老师鼓励他们在校园里开展公益捐献。武汉籍学生党员则联结中学母校,募集二手书籍、文体用品和衣物。

  “看到孩子们连饭都吃不饱,以为本身以前拿到奖学金后就和室友大吃一顿,是一种罪恶。”田广中第一个捐出了本身当年的奖学金。

  在校大学生经济实力有限,捐款也不持久。2003级化工专业李莹教育同学们,到汉正街批发市场购回一些装饰品和糊口用品,同时收集毕业班学生捐出的旧凉席、小风扇、收音机、台灯等举办义卖。

  历时两个月,学生党员们筹集了86袋衣物和4000余册书籍,募集到6000多元爱心资金。2006年7月,大家背着装满书籍和物资的行囊,一路辗转,送到大王中学。

  献完第一份爱心后,这群大学生却犯了难。“我们毕业走了后,那里的贫困学生怎么办,难道又重回原点?”

  有人提议,校园里每逢毕业季和节沐日,同学们就会丢许多废瓶子,尚有大量二手物品,可以捡来卖了换钱,并用这笔钱创立一个爱心基金,一届一届接力。

  在化工学院党委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在学院内提倡创立了一个爱心奖学基金,起名“种太阳”,寓意“种下但愿,像太阳一样光泽万丈”。核心成员包罗院内学生和党员,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

  每逢开学季、毕业季和大型节沐日,在武汉科大的校园里,带有“种太阳”标识的大学生志愿者,手拿编织袋,穿梭在楼道里、操场边、学生宿舍楼,寻遍每一个旮旯角落,将废瓶子一个个捡来,瓶子搜集在一起,数以万计堆成小山。捡瓶子换来的钱,都存入种太阳爱心基金账户。

  最初,种太阳团队在大王中学设立奖学金,嘉奖每个后果有进步的孩子20元到60元。2008年开始,改为每年从初中毕业班学生中遴选一位后果排名前10名且家庭贫困的孩子,精准扶助,每年1000元,直到学生读完高中。

  然而,校园里的“生意”并欠好做。家庭坚苦的保洁阿姨诉苦队员们抢了她们的“生意”,有同学质疑“协会在赚钱”,也有宿管员出于安详思量不让志愿者进宿舍楼。

  校园公益之路的艰巨磨练着种太阳的队员们。他们实验把收到的瓶子留一半给保洁阿姨;将贫困学生的糊口近况拍下照片、张贴捐献的公益海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