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戴南镇实行累计积分制垃圾兑换日用品
11月15日,兴化市戴南镇北孙村53岁的村民陈爱梅一大早就来到村里的垃圾便民兑换点。将家中清理出来的饮料瓶、废旧电池等垃圾,交给点上的认真人汤立高,过磅后调换了洗发液、牙膏、香皂等。卡上还结余170分,等需要时再来兑换日用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垃圾便民兑换点共有三个房间30多平方米,中间是“营业厅”,货架上放满了日用品,东房间放可回收垃圾,西房间放有害垃圾。汤立高说,兑换点11月5日“开张”以来,已回收种种垃圾200多公斤。将送往戴南废品收购站,可回收垃圾卖得的钱再由专人在网上购买日用品,增补货源。
说起这件事,戴南镇环保助理、孙堡片片长、北孙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夏巍有感而发:“村里在开展‘不忘初心、紧记使命’主题教诲中,有的党员提出,村里搞的垃圾分类有利于培养村民文明的习惯、晋升乡村情况质量,但许多几多垃圾照旧能卖到钱的,村里假如能搞个回收点,岂不是一举两得……”于是,夏巍与戴南保洁公司司理李胜接洽,请他们凭据垃圾类型化处理惩罚的要求,指导成立垃圾便民兑换点。
他们制定了垃圾回收的积分标准,按照等价交流的原则兑换平分值的商品。每每来兑换的村民,每人有一个“垃圾分类积分卡”,一次利用不了的,可以累计利用。笔者在现场看到,村民费党凤送来的易拉罐、塑料瓶、废纸箱、酒瓶共换得3300分,兑换了平分值的牙膏、牙刷、肥皂等日用品后兴奋地说:“这个主意想得好,义乌收库存服装,以前这些垃圾撂掉又舍不得,放在家里又碍事,此刻既换成了对象,家里又清爽多了。”
“我此刻忙得很,又要收垃圾,又要进货,乡亲们说我当上‘总司理’了!”汤立高说,他本年69岁,是低保户,多年来,村里的干部和乡亲们对本身都很是照顾。之前,传闻村里筹备搞一个垃圾便民兑换点,想物色一名认真人。“我应该帮大家做点事,于是就成了不拿酬金的垃圾兑换点认真人。”
北孙村党总支书记唐加宏先容,今朝村里有100多个标准化的垃圾桶,两个垃圾分类处理惩罚点,村民们垃圾随便倒放的不良习惯正在悄然改变。
日前,兴化市垃圾分类和管理事情办公室认真同志来此调研,认定北孙是该市首家成立垃圾便民兑换的村,该做法值得在兴化各地推广。泰州日报 特约记者 袁开建 记者 顾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