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棉纺:缘何能挺过棉价“过山车”
华容县华诚纺织公司的车间女工在纺纱。
易博文 摄
华青纺织公司现代化出产车间,大量事情由呆板自动完成。孙振华 摄
本报记者 易博文 何淼玲 孙振华
20家纺织企业没有1家停产
从去年9月开始,我国棉花(现货)价值节节攀升,从每吨1.8万元一路暴涨,打破3万元关隘,最高报价到了3.4万元,涨幅近90%。 本年3月起,棉价开始暴跌,从每吨3.4万元狂泻,跌到1.9万元阁下。
9月8日,为掩护棉农好处,国度启动2011年度棉花姑且收储预案。中国储棉总公司9月8日开始,以1.98万元/吨的标准级皮棉到库价值,敞开收储,棉价根基不变下来。
险些翻倍上涨,继之对折下跌,这样大的价值颠簸,汗青上还从未有过。
“棉价如坐‘过山车’,纺织企业很受伤。”华容县纺织协会秘书长卢四清阐明,棉价疯涨时,由于棉纺企业正常运转要保持至少20天的棉花库存,纺织企业不得不随着追涨采购,而棉纱、棉布的销售价值却不能同步上涨,棉纺企业不得不遭受棉花“一天一个价”的本钱压力;棉价跌了,棉纺企业同样“很受伤”,或是库存的棉花被套,或是棉纱、棉布采购商以棉价下跌为由压价。
资料显示:本年以来,由于原料价值大幅震荡、出口产物价跌量减,全国不少棉纺企业苦不堪言。广州新塘、江苏常州是我国两个棉纱和牛仔布集散中心,本年已有30%的门店关门,10%的织布厂破产倒闭,谋划状况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我省不少棉纺企业日子也欠好过。
然而,9月初,记者在全省第一个纺织财富基地县——华容县采访时,却惊讶地发明,这里的纺织企业并没有记者想象中的那么坚苦。全县20家棉纺企业(9家棉纱企业、9家毛巾企业、2家化纤企业),没有一家停产。采访的几家企业,老总的脸上也不见愁容。
在华容县华诚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所有纺机都在转个不断,工人正告急地繁忙着,闻不到一丝停产或部分停产的气息。厂门口张贴的员工薪酬榜显示,去年职工年人为在2.9至4.9万元之间。公司董事长曾令松说,这还只是“裸体”人为,不包罗奖金、福利。
华容县华青纺织有限公司不只没给记者留下坚苦的印象,反倒是一派红火。原料库里棉花会萃如山,董事长蔡先彪笑呵呵地汇报记者,以前高价进的棉花都已经消化完了,这一批是刚进的,每吨在1.7万元至1.9万元之间,不贵。“棉纱销得好极了,客栈里已没有什么存货,供不该求。”
在湖南华昌纺织团体的华容出产区,一位出产打点认真人领着记者在车间里转了一圈,工人们也在忙个不断。
华容县工信局副局长罗绍锋汇报记者,棉花价值大起大落,华容县涉棉企业自然难以置身事外,都经验了严峻的磨练,出格是棉花收储企业损失很大,预计吃亏近亿元。但纺织企业许多几多了,今朝,全县20家纺织企业,已整体挺过了这场棉价的“过山车”。
不“手痒”、抓技改、盯市场
华容棉纺企业为何能这么快挺过棉价“过山车”?
在华容县采访,记者发明,有3个要害因素在起浸染:不“手痒”、抓技改、盯市场。
不“手痒”,就是心不贪,稳健谋划,不炒棉花。
棉价从每吨1.8万元一路暴涨,最高报价到了3.4万元。在此期间,可以说“傻瓜都能赚钱”,只要手里有棉花,放在那里就会不绝地涨。不少纺织企业“手痒”了,大量囤积棉花,功效,棉花价值暴跌,成了“烫手山芋”,这些企业不只把本来赚的吐了出去,还亏进去不少。而华容棉纺企业很少这样做;相反,面对不绝攀升的棉价,越来越审慎,不只不囤积棉花,而且原料采购量越来越小。
蔡先彪先容,以前公司一般保持2个月的棉花库存,去年下半年棉价高涨时,淘汰到只保持20到30天的库存,甚至只保持一周的棉花库存,“老诚恳实做实业,不搞投机的交易。”正是如此,华青纺织去年至今,不单没有亏,反而效益不错。
“亏起来快得很啊!”华诚纺织董事长曾令松叹息。本年4月,他们按正常库存,以其时市场价值采购了2000吨本地棉花,每吨2.7万元,到上个月,每吨棉花跌到只有1.7万元了,2000万元就这样亏进去了。亏得华诚纺织在不绝地出产,棉纱发生的利润,部分消化了棉花的吃亏,这批原料,最终亏了五六百万元。
抓技改,就是上先进的纺织设备。
棉纺企业,在记者印象中,噪声大,闷热,处处是粉尘,纺织女工在机台前不断地穿梭繁忙。而在华容县棉纺企业,完全是别的一幅情形,装有空调的车间,大量事情由呆板自动完成,干事的纺织女工并不多。
华诚纺织年产量为8000吨,现有员工550人。而就在几年前,这个企业是800多人,年产量却只有此刻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