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库存新闻 >

钱江晚报

来源:收购库存回收网络整理作者:义乌库存收购发布时间:2020-12-16 10:43

 

  每公斤2元钱的废铁

  “升值”了

  三年前,库存拉杆箱包,从吉林一家学校钢雕专业毕业后,冯俊雷与挚友周立军、朱克峰、路遥来到嘉兴市东栅街道建新村,创办起一家名为“铁哥们”的废旧金属回收站,他们为回收站设计的广告语是“环保节省,点滴做起”。不久后,这家不起眼的废品收购站在当地声名鹊起。原因是他们计划的营生很怪异,那就是将收购进来的废铁从头拼接,组合成了一件件韵律十足的钢雕艺术品。

  喜讯传来, 10月份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钢雕节上, “铁哥们”参展的20余件钢雕作品被主办方全部买断。谁能想象,当初每公斤2元钱收购的废铁颠末铁哥们的艺术加工,身价飙升:一辆迷你小汽车能卖200元,一辆摩托车钢塑卖到2000元阁下,一座火车头钢雕居然卖出了3万元……这些具有环保、怀旧观念的钢雕作品,独树一帜,有人愿意出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去保藏它们。铁哥们用双手将废铁最大好处化,赢得艺术赞誉的同时,也为本身赢得了“变废为宝”的工业。

  郊野上的作品

  老农看懂了

  前阵子,他们将一辆报废的宝马轿车改革成了一个高5米5,重约1吨半的变形金刚呆板人,当那件新作品屹立于村口田头时,吸引了很多目光。此间,冯俊雷留意到一位老农的回响,那位老农第一次指着变形金刚说“这是一个呆板人”,几天后,老人从大家的议论和创作者的讲解中终于领略了这件作品,当这位老农再次来到变形金刚眼前时,笑着说“这是变形金刚!”这个短暂的认知,让冯俊雷欣慰不已,这也坚强了他一直认定的“艺术要让平民百姓看懂”的想法。

  在这个如大车间的废品收购站里,天天陪同着电焊、切割、打磨的声响,废铜烂铁在这里变身、成型,重获生命。迷你老爷车、蝴蝶乐队、鸵鸟、野猪、大象、龙、狮子……一件件作品的问世,让傍观者不敢再小视那会萃如山的废料。冯俊雷说,创作的灵感更多来自于童年影象,比如动画片《七龙珠》《铁臂阿童木》《大闹天宫》《葫芦娃》等,这是铁哥们脑海中艺术源泉地址。

  在每个“铁哥们”成员手上都留有深浅纷歧的割伤、烫伤印记,那些都是被五齿锯、烙红的钢铁所伤,一件件鲜明作品的背后,又埋没着几何无声支付?

  三年来,收购站里单一的糊口好像有点孤傲,背井离乡来这里,既为了创业,但更多的意义上是为了钢雕艺术,为了追求空想。冯俊雷说,他和他的铁哥们会继续驻扎在这里,在那些锈迹斑斑的废墟里,寻找缔造被人们遗忘的梦。

  本报记者 杨晓轩 摄影报道